布農族是一個典型的高山民族,依據日據時期學者鹿野忠雄的調查, 68.1 %的布農族人居住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上的地區,更有 29.8 %的人住在海拔 1500 公尺以上的地區。因此,布農族是台灣所有的原住民中居住得最高的一族。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,大約是以南投縣為中心,北到霧社,南到高雄旗山,東達至中央山脈東麓。分佈於泰雅族和排灣族中間,東接阿美族,西鄰鄒族。就縣市的劃分而言,主要分佈在南投縣的仁愛鄉、信義鄉,花蓮縣的萬榮鄉、卓溪鄉,台東縣的海端鄉、延平鄉,高雄縣的三民鄉、桃源鄉。布農族的人口數在原住民中排第四位,分佈面積僅次於泰雅族排第二位,但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諸族中擴展力最強的民族。

根據族人的口傳,布農族在進入山地之前,原是居住在台灣的西部平原,而後因漢族的入侵以及台中平原諸平埔族鬥爭的結果,轉向南投縣仁愛鄉、信義鄉一帶的山地。進入南投縣山地後,布農族人漸漸形成六個部族,分別是卡社( Take--baka )、丹社( Take--vatan )、郡社( Bubukun )、卓社( Take--todo )、巒社( Take--banuan )和蘭社( Take--pulan )。卡社、丹社、郡社名稱的由來,據老一輩的族人們說是他們的祖先首先遷徙於某地時,取第一位祖先的名稱而來。至於卓社,則是以他們第一次的定居地為其社名,蘭社則是對自己的自稱(吳榮順, 1993 : 19 )。每一各部族其實正是一個同祖群,以一個大社為中心,擴展出其他的部落,既而成為一個超部落的氏族系統。每一個部族有一定的領域,以及特有的習慣和語言。其中蘭社群因為人數較少,並且與鄒族相鄰而居,於是逐漸與鄒族混血,成為鄒族的一小分支。因此,現在皆認為布農族具有五個社群;其中,郡社群為現今布農族最大的一群,人口最多,佔全部布農族人口的半數以上。現存的五個部族中以巒社和郡社建立最早,卡社係由巒社中分出,而後又從卡社中分出卓社。丹社則約在三百多年前自巒社分離,是五個部族中最晚成立的。

(一)卓社群

卓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沿岸山地,自稱為 siabakan ,清代稱為「干卓萬番」。其居住地與泰雅族之賽德克亞族為界,居布農族群之最北部。分佈於現今南投縣仁愛鄉的中正村(原名過坑)、法治村(原名武界)與萬豐村(原名曲冰)。其中原居卓社的巴拉巴南社一部份卓社群人於 1938 年移居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的久美村。

(二)卡社群

卡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沿岸及仁愛鄉濁水溪流域之山地。卡社群人目前居住在南投縣信義鄉之地利村、雙龍村、潭南村與仁愛鄉的中正村。

(三)丹社群

丹社群地理上分佈於南投縣濁水溪支流丹大溪沿岸山地。以現今的行政劃分來看,居住於南投縣地利村與雙龍村。目前丹社群的後裔約兩千人,留居於南投縣的丹社群人僅剩十多戶。遷居於東部者人數較多,大多居住於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,並散居於台東縣長濱鄉南溪村、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等。

根據口傳的系譜推斷,約在兩百六十年前,巒社群中有一個名叫 vatan tanapima 的人,從他所住的 katuguran 社經過巒潭山到丹大溪一帶的原始森林裡打獵,煮飯時無意間將一些未去殼的小米掉落在地上。等他下一次回來察看陷阱時,發現那些掉落的小米粒已經發芽而且長得很好,於是對這片土地的肥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回到家後便一再向部落裡的族人提起這件事。 Vatan 本人沒有搬到丹大就去世了,但一些巒社人卻被 vatan 描述的美景所吸引,因而遷到丹大溪溪邊當時 vatan 獵寮所在的台地上,在此建立丹社人第一個部落,此即為丹社群的老家。初到丹大這個區域時,丹社人仍自稱為巒社,漸漸隨著人口的增加,部族分立,加上與巒社有明顯的地理區隔,丹社人遂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。

(四)巒社群

巒社群分佈於南投縣濁水溪支流巒大溪沿岸,及秀姑巒溪上游太平溪、拉庫拉庫溪、清水溪流域的山地。巒社群的分佈跨越了中央山脈兩側,聚落分佈於望嘉、新鄉、豐丘、明德、人和,及花蓮縣卓溪鄉崙山、太平、卓溪、卓清、清水、古風,台東縣海端鄉。

根據口傳巒社布農族人是從平地入山,居住在郡大溪中游流域的巒大社 Asang banuan ,然後向周圍移動。大約十八世紀初葉,巒社群群人越過中央山脈向花蓮的拉庫拉庫溪流域移動。後因上游常受北鄒人的襲擊,於是漸漸往中、下游移動。然而,他們還有來自台東方面的襲擊,卑南族曾經幾次組織獵首遠征隊溯拉庫拉庫溪而上去襲擊他們。這個來自卑南族的威脅,將巒社群人封鎖在拉庫拉庫溪流域裡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其後二者達成和解,布農人承認平地為卑南族的領土,卑南人承認山地為布農人的領土。於是巒社人又開始南下向清水溪及新武呂溪方面移動,從系譜上推測,這可能是十八世紀末葉到十九世紀初葉的事情。但此時郡社群人已經移居於新武呂溪流域及其鄰近的地區,將巒社群人南下的路阻擋。以後雖然也有巒社群人往台東或高雄山區移動,然而這些遷移過去的巒社群人都被郡社群吸收,甚至在新武呂溪流域的巒社群人,因為在數目上居於劣勢,也有被郡社群人同化的傾向。

(五)郡社群

郡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、陳有蘭溪沿岸、新武呂溪沿岸及荖濃溪沿岸。分佈在南投縣信義鄉境內明德、羅娜、東埔、東光、望美、人和等村。台東縣境內海端鄉錦屏、利稻、霧鹿、下馬、新武、初來、海端、紅石、崁頂、加拿,延平鄉武陵、延平、永春、紅葉、鸞山。高雄縣三民鄉、桃源鄉與茂林鄉的

郡社群人稱為 Isi-bukun Bubukun ,據說最初的祖地為 Asang Bukun 。根據族人的口傳,據說他們很早以前住在巒大溪及陳有蘭溪流域,後因天災人禍而遷移至郡大溪岸之郡大社。十八世紀末葉,郡社群人一方面越過郡大溪及陳有蘭溪向南邊之東埔社殖民,一方面翻越玉山進入拉庫拉庫溪上游建立部落基地,然後,再沿中央山脈南下,在新武呂溪上游(今南橫公路利稻村、霧鹿村一帶)建立部落。之後又有部份郡社群人又直接越過關山,越嶺南下向荖農溪流域及內本鹿一帶殖民。